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信息技术和产业革命浪潮,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腾讯教育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从6大维度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提出了18项明确的基本技能要求,为人工智能教师的培养、培训、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能力标准(试行)》发布
如何评价人工智能教师能力?请参考这18项指标
人工智能学科属于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数学、神经科学乃至哲学等多个领域,对教师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较高。此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和腾讯研究院经过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一般、需要进行系统培训,师资力量缺乏是目前中小学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
《标准》编写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表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转化的时代,它带来了整个教育体系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改变,导致我们现在的课程类型、学习方式都随之而变化,教师的角色跟过去也不一样了。
在此背景下,3月24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手腾讯教育,正式对外发布《标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政策及标准文件,并结合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实际,从人工智能理解与意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伦理与安全等6个维度提出18项基本技能要求,明确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比如,在基本知识上,《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掌握人工智能在常见应用场景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要过程与方法,如智能教育、无人驾驶、智能安防等。
在基本技能上,要求教师了解中小学常见的人工智能教学产品特点及其适用性,熟悉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设计或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合理分配问题解决的软硬件资源,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管理问题解决过程,促进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如何落实人工智能教师培养?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系统
《标准》的出炉,成为规范和引领人工智能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南,并为各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师培养、培训、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王素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标准》所确定的人工智能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纳入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体系,指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规划与开发,开展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测评,拓展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切实提升人工智能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可将《标准》作为人工智能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培养培训方案,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教师课程资源建设,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
人工智能教师应将《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力。
从工具、内容到师资,腾讯全面助力AI教育普及
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表示,腾讯教育一直在积极探索青少年人工智能的普及。此次腾讯有幸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同编写了教师能力标准,希望能为各地开展人工智能教师的培训、评价提供标准依据,也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开展提供有效路径参考。
事实上,为助力弥合人工智能教师培养的短板,自2021年起,腾讯教育就启动了光合计划2.0,助力在全国培养10000名人工智能教师。一年多来,已先后在山东、浙江、广东、云南、四川、北京、深圳等地,开展了人工智能教师的培训工作。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介绍,在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过程中,腾讯坚持以国家相关标准作为指引,形成了1、2、3体系:1个核心标准,把国家信息技术课标,转化为AI的感悟、认知、体验、创造4个层次分层递进式的教学标准;2个情景化平台,包括编程平台和实验平台,把AI课和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结合,打造基于AI的素质教育大学科;3维多元评价,包括课上、课后和校外。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
吴朋阳表示,腾讯将继续与学术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与一线教育局、学校联手,以促进AI时代的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围绕教材、课程、师训、赛事活动等打造一站式的高质量中小学AI教育方案,使得学校有抓手,教师有能力,学生有成长。